(编者按)12月15日,《“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探寻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青春足印》系列特别报道全省社科界座谈会在西安召开。陕西日报社、省社科院和省社科联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全省社科界的6位专家学者代表围绕系列特别报道作了交流发言。12月18日,《陕西日报》头版以“感悟思想源头 追寻梦想起点 践行时代使命”为题,对与会专家学者的交流发言进行了报道。
我系李岩主任作为应邀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并做了《习近平的青春足印是鲜活的育人教材》的主题交流发言。现将李岩教授的发言全文刊登如下,以飨大家。
习近平的青春足印是鲜活的育人教材
12月4日至8日,《陕西日报》连续5天刊载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探寻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青春足印》系列特别报道,以全视角、多层次的笔触解读青年习近平的成长成才经历,既吸引了广大读者争相阅读交流,也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思考。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时的青春足印,是鲜活的育人教材,值得教育工作者仔细分析和研究,并将其纳入现实的教书育人实践中,以帮助新时代的年轻人更好地成长、成才。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教师的立教之本在于教书育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前,“95后”已成为大学生的主体。由于生长在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迅猛、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及以网络为集中代表的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时期,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面性。一方面,他们思想开放、自信独立、容易接受新事物,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又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带来了诸多新挑战。
这一系列报道的情景再现式写作,令读者从小故事中思考大道理,从平凡讲述中洞察不平凡的精神世界,是可以引入大学课堂的极佳教材。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忆自己的七年知青岁月时曾深情地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这份真情告白,既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信仰的坚定,也是他品性善良、乐观奋进、务实担当的人格魅力的写真。
信仰坚定。哲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在七年知青生活中,青年习近平曾经8次申请入团、10次递交入党申请书。也就是说,无论处境如何艰难,困难多么巨大,待遇怎样不公,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也没有放弃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更没有改变始终不渝跟党走的决心。
品性善良。马克·吐温说:“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管仲也说过:“善人者,人亦善之。”在上世纪70年代的梁家河,村民生活艰难,但仍拿出仅有的菜食补助知青。而习近平当时的生活也是贫困交织、充满艰辛,可他还是经常倾其所有地扶危济困,给当地群众留下了很多佳话。青年习近平之所以能够在梁家河群众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说到底,是因为他自觉地奉行父辈们教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人方便,自己方便”,是因为他在做每件事时不只考虑自己愿不愿意、还要考虑别人愿不愿意。他把善良化为行动,把人民的利益装在心里,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这正好印证了托尔斯泰所说的:“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
乐观奋进。巴尔扎克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梁启超也说:“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在梁家河的七年里,习近平以“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明志,他勤学不辍、勤干不懈,与群众融为一体,活得很充实。他以乐观消解了与青春没有预约的艰辛,以无畏坦然面对难以预知的人生磨难,以信念和毅力书写勇克难关的人生答卷,最终不仅收获了淬火成钢的坚强意志,也收获了坚定的人生目标和宝贵的自信。
务实担当。古语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经过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从一个“城里娃”成长为一个熟知春播秋收规律、熟悉农业劳动工序的“好后生”,一个带领乡亲们播种希望、耕耘未来的好大队党支部书记……反复品读这一系列报道,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过的一句话的深刻含义:“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将这一系列报道引入大学教书育人主渠道,可以引导大学生以青年习近平为楷模,提升个人修养,进而更深刻地读懂世界、读懂人民、读懂人生,激发他们苦干实干、艰苦奋斗的昂扬斗志,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